芜湖的桥(《芜湖古今》第007篇)

  芜湖是水乡泽国,过去桥梁特多,有砖石结构的石桥,有竖柱架梁的木桥,也有联舟为梁的浮桥。旧志记载,清初康熙年间,全县有名的桥梁共有四十三座,其中著名的是联结长河(青弋江下游)两岸的孝烈桥、通津桥和富民桥。这三座桥远在宋代就已建成,经过千年沧桑之变,如今旧貌变新颜,成为钢筋水泥结构的永久性大桥...

芜湖的“水上长城”(《芜湖古今》第008篇)

  汽笛长鸣,江潮欢腾。当大轮缓缓驶进日夜繁忙的芜湖港码头时,旅客们可以看到沿江壁立的防水墙。它高四米,宽约一米,从中江塔下延伸到陶家沟老火车站,全长约二公里,陆上开有闸门,堤下设有泄洪涵道。防水墙自一九五四年建筑以来,多次抗御了洪水,保证了芜湖汛期的安全,被人称为芜湖的“水上长城”。  芜湖...

芜湖的圩田(《芜湖古今》第009篇)

  芜湖的圩田在历史上是相当出名的。这有四个原因:  一是早。据朱天珍《龟龙寺记》载,早在东吴赤乌二年(二三九年),孙权就从江北招来十万流民在芜湖一带围湖造田,世传芜湖市东四十里处的咸保圩,即为当时所筑(见《芜湖县志・庙祀志》)。  二是大。北宋仁宗嘉祐六年(一〇六一年)重修的万春圩,周长达八...

卜家与“芜钢”(《芜湖古今》第010篇)

  芜湖古代的冶炼业,名闻遐迩。据《图经》和《芜湖县志》所说,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著名的冶剑师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就在芜湖的赤铸山、神山一带铸造过钢剑。这说明,早在两千多年以前,芜湖的冶炼技术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。  到宋代,山东曲阜有个叫ト七的人来到芜湖开设冶坊,使芜湖的冶炼业又一次兴盛起来,...

赵云生剪刀铺(《芜湖古今》第011篇)

  旧时,提起剪刀,人们都会竖起拇指称道北京“王麻子”,杭州“张小泉”,芜湖“赵云生”。这些名剪,各有千秋,比如“张小泉”以式样美观和剪锋犀利著称,而“赵云生”则除剪刃锋利外,还有剪口软硬不惧,不卷不夹、经久耐用的特点。  赵云生,是清代道光、咸丰年间人(一八二一年——一八六一年)。他和他的父...

明代芜湖浆染业(《芜湖古今》第012篇)

  芜湖的浆染业在明代就很有名。这可从明末科学家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一书中看出,他说:“织造尚松江,浆染尚芜湖”。而《太函集》一书则进一步具体地描述了芜湖浆染业的盛貌:“五方购者益集其所,转毂遍于吴、越、荆、梁、豫、齐、鲁之间。”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也说:明代全国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域,即松江的棉纺...

芜湖十里长街(《芜湖古今》第013篇)

  芜湖长街,是条曾经名噪一时的老式街道,在明代中叶就开始形成,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了。万历三年(一五七五年)建筑县城时,太平府知府钱立“临县相度规费絜地,画长街于城外”。(康熙《太平府志・建置》)县城建成,周围七百三十九丈,高三丈。西边开“弼赋门”,筑城楼一座。从这里起,街巷不断向西扩展。到了...

吃人的芜湖关(《芜湖古今》第014篇)

  从明代开始,封建朝廷即在芜湖建立了征收商税的机关,分“工关”和“钞关”两个机构,统称“常关”,是明代南北六大税关之一。  工关的任务,是“抽分竹木,变价解京,以供营缮之用”(孙承泽《天府广记》,第二六三页)。原来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,大兴土木,建造宫殿和陵墓,急需大量竹木。那时,江、汉、蜀、...

芜湖海关史略(《芜湖古今》第015篇)

  根据辞书解释,海关是根据国家法令,对进出国境的货物、邮递物品、旅客行李、货币、金银、证券和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检查、征收关税并执行查禁走私任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。中国在康熙二十四年(一六八五年)开放海禁,设江、浙、闽、粤四海关。鸦片战争后,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,陆续夺取了中国海关主权、海关...

芜湖米市简述(《芜湖古今》第016篇)

  芜湖在历史上曾有全国“四大米市”之一的称号。它从清朝光绪初年形成,有半个世纪的繁荣兴盛,此后趋向衰退、没落,直到全国解放,历经七十多年。这阶段,正是旧中国处于灾难深重的最黑暗时期。  芜湖米市起源很早。远在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就已经有砻坊二十余家,多设在仓前铺(俗名大砻坊)及东河沿一带;另有...